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習霽鴻
3月11日,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藝術基金研修班一行赴海口開展調研交流,感受瓊劇藝術在新時代煥發的勃勃生機。
在位于海口市美蘭區的海口市瓊劇演藝有限公司,研修班一行與該公司的瓊劇從業人員進行座談交流,并穿上瓊劇服裝中的水袖,興致勃勃地現場“學藝”。
作為國家級非遺瓊劇核心傳承單位,海口市瓊劇演藝有限公司近年來通過“歷史人物當代化”創作路徑,先后推出《百年蒼翠》《浴血英魂》《紅樹林》等一系列精品劇目,獨創傳統戲曲現代化轉型的"海南范式"。
“我們始終在尋找傳統戲曲與現代觀眾的情感共鳴點。”海南省瓊劇院一級編劇陳渙在座談中分享道,從生態史詩《紅樹林》將“紅樹護堤”與生態文明理念相融合,到廉政題材《海剛峰》用幽默敘事傳遞反腐深意;從理學名臣《布衣卿相》構建古今對話橋梁,到英雄史詩《三朝巾幗》探索“戲曲+科技”沉浸式表達,每部作品都在嘗試打破傳統戲曲的敘事邊界。特別是《海剛峰》通過“茶桌論道”展現現代治理智慧,《三朝巾幗》將黎族銅鼓節奏與電子音樂融合,實現了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突破。
在藝術呈現上,海口市瓊劇團大膽創新,將黎族打柴舞化作抗倭戰鼓的節奏,讓疍家漁歌與電子音樂碰撞出新韻,運用數字光影技術重現紅樹林潮汐景觀,甚至將《久久不見久久見》賦予家國情懷的新詮釋。這些創新實踐不僅得到專業人士認可,更在市場上取得良好反響,《海剛峰》成為黨員干部廉政教育的生動教材,《三朝巾幗》則被譽為“傳統文化的心電圖”。
據悉,海口市瓊劇演藝有限公司近年來還通過“戲曲+廉政”“戲曲+旅游”等跨界融合,在海瑞文化公園打造沉浸式體驗區,在海口騎樓老街開展常態化演出,推動非遺文化走進現代生活。該團還先后登上巴黎香榭麗舍劇院、紐約林肯中心等國際舞臺。
據了解,海口市瓊劇演藝有限公司正在計劃創作現代瓊劇《江東春雨》,聚焦“直播助農”“濕地護鳥”等自貿港建設中的生動實踐,同時打造“歷史文化名人系列”文旅IP,讓媽祖文化、東坡文化等轉化為可感知的文化體驗。
來源:海南日報